由百度校園主辦的2012年度百度校園搜索達人有獎推廣測試聯賽高校類比賽于12月30日落下帷幕。該比賽是基于百度在線比賽平臺(http://sou.baidu.com/),由百度校園部發起,面對高校在校生的大型搜索比賽,旨在提高大學生信息檢索與資源利用的能力,匯集一群熱愛搜索的人,為大家提供溝通交流的圈子。
最后三所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的學子們在最后一波比賽中也相當給力。三大高校的百度校園菁英俱樂部成員在賽前通過海報、傳單等在校園內大肆宣傳,學校BBS、人人、微博等等網絡平臺上搜索達人高校聯賽的信息也是鋪天蓋地。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邀請了合肥工業大學的學子一起比賽。
由于比賽時間起始于平安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百度校園菁英俱樂部還為當天參賽的前十名選手準備了一個蘋果(平安果),溫馨的舉動也讓參賽選手倍感溫暖。比賽后,小編驚奇地發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前三名選手均為研究生,其中第一名為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的研三學生喬偉,第二名為電路與系統專業的研三學生周明洋,第三名為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的博一學生王晶晶。
其實常年“埋沒”在實驗室的研究生,并不是科學怪人。他們有的喜歡羽毛球、乒乓球,也有的喜歡玩游戲、看電影。另外他們也經常關注網絡信息。喬偉在通過實驗室同學那里獲知搜索達人大賽后,懷著好奇心便參加了。雖然平時沒有參加過類似答題比賽的經驗,也沒有特意積累百科知識,但是憑借實驗室里過硬的電腦設備、流暢的網速、個人答題的敏捷等因素,讓他收獲了第一名。喬偉認為快速精確搜索所需信息的關鍵是準確定位關鍵詞。再加上個人判斷,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他說,如果不是接觸搜索達人大賽,就不會接收到新穎的題型,更不會去搜索相關的新鮮的事,更不會在短期內開闊自己的眼界。
每天必逛百度百科的周明洋,在搜索技能方面已經積累了若干經驗,與搜索形成了難以言喻的默契。他認為搜索大賽的題目較難,跨度也很大,各方面知識要求較多,需要很多的積累,同時還需要熟練百度的搜索。在答題過程中,搜索主要通過百度知道,他發現經常會有人提類似的問題,但有些人的回答是錯誤的,所以需要在短時間內比較、判斷,綜合多人的意見,最終確定選項。他建議搜索達人大賽可以根據各個高校的情況針對高校出題,這樣可以,增加大家對母校的了解。
正在中科大念博一的王晶晶其實正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百度校園菁英俱樂部的主席,這次比賽他自己首當其沖,過了把癮。他認為首先是要搜的快,這次搜索大賽比賽題目下面就有百度的搜索框,但是要復制和粘貼會浪費時間,設置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是百度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發現在這些百科知識上,百度的結果比google的略好。其次是反應快,反應快不是說一看到結果就馬上回答,而是要綜合第一頁的結果。不同網頁答案參差不齊,綜合考慮前10條結果的正確率較高。還有一些網上不能夠直接搜得答案的就要靠自己看了相關材料后迅速做出判斷。王晶晶還指出比賽規則的一些問題,建議在按照答題所用總時間和題目難易程度對相同分數的選手進行排序。
百度校園為高校學子準備了一場線上答題大賽,而同學們在答題中也發現了搜索之美。也期待高校比賽的前三名學子在參加全國高校搜索達人大賽時取得更出色的成績。